从古至今,

父母们就一直很怕孩子问这样一个问题——

“我是从哪儿来的呀?”

答案的套路我们也见识了太多——

“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呀!”

“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呀!”

“你是老毛猴叼来的呀!”

......

其实在另一方面,

也是体现了家长们还没有意识到,

如何正确的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,

近几年,儿童遭遇性侵的事件偶有发生,

也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:

应该早些对孩子进行性教育,

这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话题,

而是能够保护他们的方式。

但是前两天,

微博上有一位妈妈却吐槽学校发的

《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》尺度太大——

  这位家长显然对这本书的内容编辑很不满:

  现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了吗?这书这样编辑真的好吗?

  确定这学校里发的不是一本假书?

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本书中,

都有哪些内容:

  

  

在网友贴出的第3张图中,

只拍到了画面的一半,

原意为不要给别人看自己的生殖器,

小编找到了这张图的完整版,

内容看起来还是挺正面健康啊!

  

  针对部分网友的评论,这位家长随后又补充说:

  我觉得不管图片如何,是不是2年级就要学习,学校不能只发一本书回去自己看就行了,2年级的对内容还是很多的问题。

  有些网友说没什么,当你听见孩子回家,大声的念:爸爸的阴茎放入妈妈的阴道……作为家长,有何感想?!

  学校应该正确的引导,而不是发一本书回家自己看就完了。

  

  有网友认为,国外早就开设中小学性教育课程,对性观念的正确介绍和引导,是杜绝性危害的有效手段。

  也有网友认为,图文解释男女性爱过程尺度过大,堪称「赤果果」。

  

  观点A:赞同,这样的内容,对孩子很有必要

  网友认为,正是因为缺少正确的引导,有的孩子才养成了不好的习惯。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,不能避谈性教育、生理卫生之类的话题。

  这些话题没必要遮掩,讲得多了,孩子会渐渐形成生理方面的安全意识。

  我这个人很喜欢西瓜:

  孩子没想的这么复杂,是成人想的太多,早点普及没错啊,难不成打马赛克么?那还普及个锤子。

  言吾日日日日日日:

  个人觉得早点普及的好,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,和平常课本中教授的知识是一样的。让学生坦诚相待,比长大了偷偷摸摸想知道但是了解到的不正确好。

  梦非天魔:

  很有必要,不要再只顾自己爽不管小孩感受了,越是遮遮掩掩,小孩子越是好奇,最后只好随便尝试了。

  欧阳踏星:

  中国虽说是个传统的国家,但是在性教育方面确实不能和国外相比,我觉得基础的启蒙性教育是可以的,为什么会那么反感?家长觉得不好,那孩子的性教育你又是如何去教育的呢?有那么多幼童性侵案例还不够引起重视吗?我觉得成年人不要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问题就没毛病!我是支持的!人类社会在进步好吗?!

  shinjun1999:

  万峰老师说过,性教育要从0岁开始!

  

  观点B:太赤裸裸,会让孩子产生好奇心理

  也有网友表示,他们不能认同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早教书里。一本正经地教孩子「不应该这样」,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好奇和逆反心理。

  如此直白的内容,实在是有些接受不能。

  匿名网友:

  对于孩子来说,这不就是黄色漫画吗?太不健康了。

  逃难的吴老师:

  这个书编辑的不够儿童化。

  谁是谁非:

  孩子小小年纪分辨是非的能力差,如果他们认为很神奇,进而照着去学、去尝试,岂不是得不偿失?

  异地恋的真相:

  有时候一样东西知道了就会好奇,好奇就会尝试,尝试了以后就会出事,然后是怪自己还是怪谁?

  猪脸酒足:

  发这种图片居然没打马赛克?

  

  专家:孩子的世界很单纯,正当解读有益

  性教育如何开展,用什么尺度和方法开展,这在中国往往成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。

  有专家表示,很多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感到好奇,若不能从正当途径解答,他们很可能会向黄色书籍、网站寻找答案,这会对孩子产生误导。

  文配图的目的是解答孩子的疑问,更形象。孩子的世界很单纯,不能用成人的观点看孩子的世界。

  为何一定要坚持称呼生殖器的全名?

  坚持在课堂上称呼生殖器官的学名是一种去神秘化、去羞耻化的方式—— 对性器官名称的避讳,往往就暗示着我们在聊的是件可耻的事。

  另一方面,在许多儿童性侵案中,很多孩子会因为无法说出性器官的名称而不能提供准确的证词。

  在有些国家,性教育甚至从幼儿园开始,或许我们应吸收经验,把性作为社会文明当中的一部分来告知孩子。

对于低年龄的小朋友,

又如何直观地解释?

下面这套香港幼儿性教育的绘本,

或许可以帮助你!

  

  来源:齐鲁晚报(qiluwanbao002)、萧内网萧山论坛、微博、网络等